院友天地

院友风采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院友天地 > 院友风采 > 正文

刘明星

发布日期:2015-10-20 编辑: 作者:gaopeng 审核人: 来源: 点击:
 

 

 

有付出就有收获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——记全讯600cc大白菜校友刘明星

    刘明星,男,系全讯600cc大白菜1993届化工工艺专业毕业生。

    2011年学校更名之际,刘明星回到阔别已久的母校,怀着激动的心情,向学弟学妹们阐述了他的求学之路和工作经历,他的座右铭“有付出就有收获”不仅使他取得了我国最高学府的最高学位,而且使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,也感悟了许多人生的哲理和精华,并能够继续为他再创造辉煌。

    刘明星现为湖北工业大学教授,硕士生导师,曾主持或参加了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、省部级项目11项,横向项目13项,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文章60余篇,其中SCI或EI收录22篇,申请国家发明专利9项,其中授权7项。为中国药学会高级会员、中国化学会会员、湖北工业大学首届“南湖学者”、湖北工业大学PI团队骨干成员、武汉市“黄鹤英才(专项)计划”获得者、武汉市科技局和湖北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。

    刘明星自1993年毕业后进入原鄂州市化肥厂工作,在工作期间,通过不断的刻苦钻研,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较为突出的业绩,半年后被晋升为班组长,并被评为年度先进工作者。

    随着化肥行业的不景气,企业的经济效益逐渐下滑,基本工资还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,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,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。但是,刘明星并没有气馁,穷则思变,想用自己在大学里扎实的基础知识来改变这个现状,因而想到了考研究生,对于一个专科生想考取研究生,其难度可想而知,可是,刘明星始终坚信自己,只要通过努力,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。企业的学习条件和氛围非常差,而且任何信息也没有,边上班边学习,晚上经常学习到深夜,他付出了艰辛的劳动,终于有了汇报,于1996年终于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考取了武汉工程大学的研究生,实现了人生的第二个关键的转折点。

    对刘明星来说,考取研究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,因为有一些专业课在大学里没有学,而且实践实验能力比较差,所以,他必须花比一般同学多几倍的时间来恶补专业基础知识,且每天做13小时左右的实验,在研究生2-3年级几乎每天如此,尽管很辛苦,但是他学到了很多知识,锻炼了自己,也得到了快乐。正是这种刻苦耐劳的精神,他得到了导师的表扬和器重,于1998年导师把他带到上海复旦大学应用化学系继续完成研究生论文。面对复旦大学优良的学风,一流的实验条件,他更加努力学习,生怕漏掉了一丝学习知识的机会,于1999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研究生论文答辩。

    由于研究生成绩突出,于1999年被湖北工业大学聘用,成为一名大学教师,这是他梦寐以求的职业,可以继续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。然而,学习是无止境的,在大学里,硕士的专业素质是远远不够的,通过不懈努力,他于2001年顺利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博士研究生,博士毕业要求非常严格,需要发表本专业研究领域的SCI收录的文章,对于从来没有写过英文文章的他来说,困难重重,压力非常大,但是他没有退却,更加孜孜追求,加倍学习英文和专业知识,从博士一年级开始进入实验室,尽管家在武汉,但是他很少回家,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学习和实验工作上,甚至在寒暑假也泡在实验室,得到了老师的多次表彰,在攻读博士的三年时间内,共发表SCI收录的文章4篇和中文文章5篇,所以,他于2004年以优异的成绩按时顺利通过了博士研究生答辩。

    由于在博士期间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于2005年1月非常顺利地联系到了清华大学的博士后导师,在清华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工作了2年,于2007年1月出战。进入到清华大学学习,刘明星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,大师级的科研理念和思想,宽松的学习环境,一流的科研氛围和条件,这一切使他感到进入到了学习的殿堂,因而,他继续更加努力学习,自豪地快乐地吸取清华大学的养分,丰富自己各方面的知识。在此期间,作为课题组组长,顺利完成了863项目一项,发表SCI收录文章2篇。

    刘明星自从2007年重新回到湖北工业大学任教以来,利用所学专业知识,广泛从事药学领域的科学研究,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,于201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职称,这在湖北工业大学是很少见的,且曾担任了制药工程系系主任。他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,特别注重成果的转化和应用,目前,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,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光谷生物城,从事新药的研究与开发,他相信“有付出就有收获”,通过自己的努力,一定会使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。